早上在「劍潭站」搭9點半的「小18」到「碧溪橋站」。過橋沿至善路三段150巷緩緩上坡,先到「溪山苗圃」參觀。雖還沒正式開放,但工作人員都很好心,讓我們這些登山客先進去賞花。
滿園怒放的百合花,到處都有一片片白色花海,大家驚叫連連,直說今天真是賺到了。沿著馬路而築的鐵欄杆圍籬外,也是一整排盛開的百合花,真是裡外相爭艷。還看到幾棵結滿(樹梅)的果樹,地上掉落很多果子,大家都覺得好可惜。此時開始下雨,但雨勢不大。


再往上走,就看到今年元月才重塑完工的「石頭厝」,它是一棟農村建築。附近有一個新建好的表演台,舞台後方用兩種顏色的玻璃磚圍繞成圓弧形,相當特別;「觀眾席」則是一層層的階梯,也成圓弧形。


我們再走一段碧溪產業道路下方的自然步道後,才折回來,在「石頭厝」前的漂亮新涼亭裡用餐。因為趕不上一點半的「小18」,我們乾脆再去參觀「森林藥用植物園」。因為明天要驗收,所以裡面有很多工人在趕工。園裡的十二生肖植栽區很特別,區內的植物,都是根據所屬生肖來種植的,例如「鼠」尾草...「牛」...。

最後走150巷21弄(碧溪產業道路支線),要去「楓林橋站」搭二點半的「小18」;但是快到萬溪產業道路交叉路口時,我突然想起來可以搭13:55從「頂山」要開回「劍潭站」的「市民小巴1號」公車。 小公車14:10到達交叉路口,二點半就回到士林,各自回家了。
*5/30 由麗華帶隊
*北投--善光寺--丹鳳山---蓮花素食或溫泉拉麵用午餐
*9:30-北投捷運站集合
*6/6 端午節休息一次
*** 6/13 繞陽明山公園
*** 在「石牌站」坐9點鐘的「小8」
*** 9:30在「總站」會合
*** 帶午餐
上網查了號稱「台北小溪頭」的「內雙溪森林自然中心」的資料 :
【位在台北市士林區的內雙溪自然中心,佔地約332公頃,不僅是北市唯一一個以森林型態經營的環境學習中心,也是北市近郊保存最完整的森林,再加上溪山苗圃、藥用植物園、奇岩觀景台、太陽廣場、石頭厝等景點的規畫,週末假期總能吸引不少親子來此郊遊。
北市府大地工程處表示,內雙溪森林自然中心南以大崙頭、大崙尾山為界與內湖區相隔,東鄰近汐止市、萬里鄉,北側與陽明山國家公園相對,西側和士林中央社區相接。位置剛好介於雪山山脈與新興大屯山山脈的物種交會帶,生態景觀豐富,有「台北小溪頭」之稱。
大地工程處森林遊憩科科長何明育表示,內雙溪自然中心內擁有熱帶、亞熱帶、溫帶植物,動、植物資源相當豐富,還有風衝林、崁腳斷層、巨石林等特殊地質景觀,搭配大崙頭森林木棧道等5條步道,適合一日或半日遊。
為吸引更多民眾來內雙溪自然中心遊玩,市府產發局花了3年時間,投入2億多元,在園區內規畫溪山苗圃、療癒花園、眺望木平台、太陽能光電示範系統、樹木標本區、藥用植物園、石頭厝等10個景點。其中位在大崙尾步道起點的「石頭厝」,是北部特有農村建築,全屋用唭哩岸岩蓋成,因位處崁腳斷層帶上,為介紹內湖地區斷層與地質地形的好去處。溪山苗圃內的「樹木標本園」更是原生樹木的教學園地,除原生樹種外,還有蓮霧、柚子、柿子等樹種,一年四季呈現不同風采。
何明育表示,來到內雙溪自然中心除觀察植物生態外,還可看到大冠鷲、台灣藍鵲、喜鵲、五色鳥、繡眼畫眉、艾氏樹蛙、扁蝸牛等野生動物,是不少登山團體假日的好去處。園區情形可上內雙溪自然中心部落格查詢,網址為http://neishuangxi.blogspot.com/】
山友們上網搜尋,還可看到很多照片、圖片、短片,一定會大豐收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