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在劍潭捷運站坐9:10的小16到公館里下車。永公路巷道路窄、彎曲、坡度大,繞進又繞出,司機先生技術好,辛苦啦!
下車後發現不妙啦!市區只陰天毛毛雨;山區的雨可大多了!琴美說因為「今天是一個新行程。且氣象報告說 :臺灣西半部天氣還好。台北下雨機率40%。就想來賭賭看,結果賭輸了。」其實也無妨,要不然也沒機會如此有詩意(濕意)。
沿著永公路, 經松竹園餐廳,
接菁山路衛星電台處,這一帶有很多美麗的景觀餐廳。
從長青農場(野趣美食)餐廳旁,進入步道。
在水溝旁鋪著石板的步道小徑很雅致, 有時石板就架在水溝上。
可愛的樹蛙
十幾分鐘後走出小徑,到柏油馬路,看到寫兩個大字(18號)的門。還有整治好的青礐溪流。馬路對面125巷一戶大門,我們不知要往上走還是回頭走,
這時就讓領隊傷腦筋吧!決定往前走了一段,看到前面探路的曹先生回來,說沒路了,大家往回走。這時先行的在後;在後的反而在前。
不久就看到中華電信會館,有303公車「國際電台」站牌。找不到可以休息的地方,就在候車亭午餐吧!
時間也剛好:用完餐,車子來了。快樂的上車到士林捷運,各自回家啦!
※※11/14 楓林橋→萬溪產業道路→聖人橋
※※在劍潭站坐9:30的「小18」
※※帶午餐
參考資料:據今年九月報導上說
<北市府去年投入1120萬元,推動士林青礐溪上游段溪溝整治。如今青礐溪已可見石斑、馬口魚、苦花等魚群與沼蝦在溪流中優游
青礐溪親水步道位於福田園教育休閒農場內,有意前往民眾可開車從仰德大道至文化大學後,轉入對面的菁山路,從福田園教育休閒農場(菁山路131巷18號)進入捷運劍潭或士林站搭乘303公車,於「國際電台」下車,步行約10分鐘即抵達。整治工程強調生態保育,工程依溪流起伏,分別建置親水平台、固床工、魚道等有利生物繁衍。溪底坡度起伏較大處,也透過長距離石塊鋪設,減緩泥沙淤積。溪流中石塊除有魚梯效果,也融入跳石為設計的親水元素。>
但琴美說這次實在看不出1120萬元花在哪裡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