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在劍潭捷運集合,坐9:20的小19公車。原打算到內厝下車,因為要上洗手間,改在派出所下車,再走過內厝橋,往山上而行,不久來到清風亭,有/坪頂古圳親山步道1.2Km/路標 ,很快就來到我們要走的第一條水圳。
清風亭

以石階梯為界,往左走,不久有個涵洞,洞上方有"坪頂古圳"四個紅字,再仔細看右方有藍色的小字,寫著"道光十五年(1835)。查資料知道:引流水至此遇山阻擋,於是鑿石穿山,將流水引入渠洞內,流至平等里,做為農田水利之用途。 古圳水流豐沛而清澈,提供平等里附近的民生飲水。

回到石階往右行,會通到一個鐵門,旁立著告示牌「飲用水源,請勿污染,禁止進入」,鐵門是開的,機會難得,我們便長驅直入。這一段水圳步道較長,走著走著,下面溪谷綠蔭中,奔驣的流水隱約可見,然後越來越清楚,最後終於到達水圳源頭啦!辛勞終於得以回報。
禁止入內的鐵門

古圳源頭

沿路風光

其實這段路有一些危險性:圳道窄小處,一邊是潺潺流水,一邊是深壑山谷,前幾日常有大雨,地濕路滑,萬一打滑,可就不得了啦!但若沒走這段又太可惜。
休息好,又回到石階,往下到第二條水圳。一樣先往左走,以前來時,新圳隧道都有鐵柵門鎖住,無法進入。今天太幸運了,竟都通行無阻。我們一致認為,是在古圳水源遇到今天巡視水源的年輕人,正工作中,所以我們就沾光了。
石階往下到新圳




新圳隧道 新圳源頭
回到石階再往右走,新圳水流似乎比古圳較緩,但一樣清澈見底,我記得以前來此有見到魚蝦,仔細尋覓,果然沿路都有小魚力爭上游的蹤影。到了盡頭水源處,看到更大些的魚。回到石階處,已過午時,就在此休息用餐。
隊長今天的計劃三條水圳,以石階梯為界,各分左右,共有六道。現在剩下最後登峰圳左右兩道,捨去左道,直往右到水源處,要到溪對岸時,蕭遂不小心腳滑濕了鞋子,必須忍耐到回家,一定很不好受吧。走出山是至善路三段370巷,市民小巴1號公車已等在那兒了。上車回士林,轉捷運回家了。

****下周一(6/14)上午9:15在石牌站坐9:20的535公車到頂北投
****不帶午餐
****頂北投---花鐘--橫嶺古道--六窟
PS: 不要去橋下坐車司機不載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