琴美帶我們走過好幾遍法雨寺,不同的是,今天我們將在寺內用餐。
一早,霧濃、無風、無雨是出遊的好天氣。我們在北投捷運站集合,共11人。到齊後就沿著捷運線形公園往復興公園移動,再依著珠海路前進;路邊隊長還帶大家走下階梯(很窄),想看看溪邊的大眾池,因門關著所以沒有細看。
郵政訓練中心宿舍前的休閒運動園區,近日才完成,難怪看起來還很新。隊長說:看來下回可以安排到園內的溫泉溝中泡腳。原來隊長的任務就是——不斷的開發新路線,感恩哦!
由珠海路轉入義芳國小旁的斜坡路,就看到(法雨寺步道)的起點標示,它也是(中正山)的登山口之一。我們先走一段新路面,再來就是舊石階。拾級而上,路蠻陡的,不一會大家就香汗淋漓,忙著擦汗。
上了年紀走走路、歇歇腳是應該的,果然眼前貼心的出現一座涼亭。這座涼亭大家印象深刻,因為有人說:法雨寺怎麼走我忘了,只記得在這裡吃過東西。沒錯今天我們又在這裡分享——餅乾、加州梅、水果、燒番薯。「 民以食為天」難怪我們都記得這座途中的涼亭。
11點多我們就到了法雨寺,是來早了些,那就四處走走看看吧!法雨寺環境清幽,一入寺門,就被大榕樹上的樹屋吸引。看來真能住人,因為有活動木梯的接頭,誰有幸可以入住木屋呢?
以紅、黃為主色,屋簷四角翹起的法雨寺,莊嚴肅穆。堂內正中有座大佛,兩邊對聯寫著「法門奉三寶,雨露施大千」。廳內信眾正合十誦經,我們較關心的是餐廳在哪?原來就在左邊廂房內。
託山友麗華的福,我們才知有此「好康」——農曆每月初八,開寺門、做法會,就有餐會;只要捐二百元香油錢,就可品嘗十道素食。今天陸續上桌的菜是:麻油素雞麵線、溜五行時蔬、拼盤、炸甜點、菜心草菇湯、白菜滷、炒蒟蒻竹筍梅干菜、紅蘿蔔牛蒡湯、油飯、紅豆湯。菜色看起來精緻又健康,果然大家都吃得飽足又滿意。
餐中,和我們同桌的一對姊弟,告訴我們一些,我們所不知道的法雨寺。原來這裡半座山是他們家族所有,親人多到可以打桌麻將的骨灰,就安放在後山的塔位中,所以只要開寺門,他們就會來誦經感念先人。除了每月初八開寺門,春、秋兩季也就是二月、八月更是法雨寺的大日子,席開五十桌左右。
我很好奇,為什麼法雨寺的水泥屋頂歷經多年現在才塗上黃色,她說了一個佛門典故。原來佛寺不可以一口氣蓋好,要慢慢建,表示佛法無邊無盡……。至於樹屋真的有人住,長住樹屋的老住持九十多歲才圓寂。
為了早些消化腹中美食,回程除了去北投的人外,都走到(大同之家)坐612或508,不過搭508的人有個小插曲。到了石牌捷運站,大家下了車,隊長數了數人頭,突然緊張起來,原來少了一頭牛,有人沒下車。她會去自強市場買東西嗎?可是沒聽她說,一定是睡著了!果然是隊長,反應超快;但打了手機沒反應,再去打公共電話,原來人已在(明德站)附近下車了,有被第一通電話吵醒,得救了!再次見到琴美的領袖特質,真服了她,也深覺真是大家的福氣! 下週一(12/20)行程:天母→六窟。9:30在捷運「石牌站」(紀念碑旁)集合;也可以自行前往,9:50在(天母公車總站)(圓環邊派出所前大樹下)會合。要帶午餐,我們走完一段水圳,可在一間廟前庭院用餐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